图片新闻

当农业文化遗产遇上“国际茶日”|福建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

发布日期:2020-04-28      作者:     来源:国际交流中心

    —你知道“国际茶日”是哪一天吗?

    —没错,就是每年的521日,今年将共同庆祝首个“国际茶日”。 

中国是茶的故乡。茶,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。目前我国15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(GIAHS)中,茶类遗产系统占有2项;此外,2019年农业农村部公布的36项第二批中国GIAHS预备名单中茶类遗产系统有6项。

在首个“国际茶日”来临之际,小编系统梳理了GIAHS和中国GIAHS预备名单中的茶类农业文化遗产系统(如下表所示),让大家一览国内外的茶类农业文化遗产。

 

GIAHS中的茶类农业文化遗产系统

序号

国家

系统名称

认定时间

1

中国

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

2012

2

福建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

2014

3

日本

日本静冈传统茶-草复合系统

2013

4

韩国

韩国花开传统河东茶农业系统

2017

 

中国GIAHS预备名单中的茶类农业文化遗产系统

序号

系统名称

1

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

2

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

3

湖北恩施玉露茶文化系统

4

湖北赤壁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

5

贵州花溪古茶树与茶文化系统

6

云南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

 

今天,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拉开“国际茶日”系列文章第二幕——福建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,泡一壶茉莉花茶体味花的韵味与茶的清香,品一盏澄亮茶汤感悟百年窖制工艺与农耕文化的交织。

 

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

Fuzhou Jasmine and Tea Culture System, Fujian provinceFujianChina

——清新淡雅悠远香

 

(插画《福州茉莉花茶》  作者:张世玉)

 

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2014年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

一、“山丘栽茶树,沿河种茉莉

福州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海滨,八山一水一分田,四周被群山峻岭所环抱,适宜茉莉花生长,也具备茶叶生长的微域气候。

 

(《美丽的茶场》 董冠尧 摄)

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是古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,在江边沙洲种植茉莉花,海拔600-1000米的高山上发展茶叶生产,在长达2000年的协同进化过程中,逐渐形成的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茉莉花基地(湿地)—茶园(山地)循环有机生态农业系统,在高效利用独特地势的基础上,极大保持了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。

(福州茉莉花茶垂直系统)

 

二、百年窖制工艺

福州是茉莉花生长的最适宜气候区,茉莉花蕾肥硕饱满,色泽洁白晶莹,香气浓郁,品质最佳。

 

(《城门镇茉莉花》  张人峰 摄)

福州先民开发出了精湛的茉莉花茶窨制生产工艺,并衍生出泡茶喝茶艺术及相关的文化活动。茉莉花茶是用烘青绿茶作茶坯,将含苞欲放的茉莉花花蕾和绿茶拌拼窨制而成。茉莉花茶融茶与花香保健作用于一身,保持了茶叶的苦、甘、凉功效,经过加工烘制过程,成为温性茶,曾被称为中国春天的味道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(《茉莉花茶的传统制作工艺》 颜财斌 摄)

茉莉花茶是中国独一无二的茶叶品种,由于历史上福州人严格保密工艺,窨制工艺在数百年间均未传到其他国家,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国能窨制茉莉花茶。据福州茉莉花茶制茶大师介绍,窖制茉莉花茶的最高境界为“只闻花香不见花”。

三、农业“活化石”

茉莉原产于中亚,两千多年前通过印度传入福州,西方的茉莉与东方的茶在福州这一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结合,成为代表东方气韵的茉莉花茶。福州茉莉花茶源于汉、成于宋、盛于清,该系统在长达两千年的协同进化过程中逐渐完善,是古人利用环境、适应环境发展农业的典范,是海上丝绸之路农业融合发展的“活化石”。

  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(《田园交响曲》 林武旺 摄)

 

(《茉莉花一样的女子》 傅筱清 摄)

 

 
(《帝封江闽榕千亩茉莉花基地》 林武旺 摄)
附件: